为您提供:贵州黔东南州锦屏县启蒙镇八受村最近的花圈店
八受村花圈店,专业提供八受村网上订花圈,八受村花圈店送货.定购花圈订购,预订花圈,送花圈服务,各种丧事花圈贵州黔东南州锦屏县启蒙镇八受村花圈店创办于2000年。目前在全国已经设立超过5000家直营及配送商.贵州黔东南州锦屏县启蒙镇八受村花圈店专业代送八受村鲜花花圈,负责写挽联条幅。专业花圈免费配送服务,白事花圈,丧事花圈,殡葬花圈,悼念花篮,葬礼花圈,现做现送,2h闪电送达.11品牌老店,追思故人,深切缅怀,八受村花圈店已有近16年的工作经验,坚守着准时,守信,保证质量,为您送去无限的哀思!
八受村最近的花圈店服务项目:提供网上订花送花、鲜花、蛋糕、花篮、花圈、果篮,公仔,巧克力,绿植,会议用花,展会用花,节日用花等订购,您只要通过网上下好订单,我们会安排八受村附近连锁花店及时送出,并由总部提供售后服务。为保证客户的利益,所有的商品订购流程均在本网站统一完成,多谢!
配送范围:
订货流程:
浏览商品→点击购买→注册或直接购买→填写订单→选择支付方式--成功提交→配送店按您要求送货上门
注意事项:
1、八受村市区可以做到最快3小时送货上门(郊区需另外加收运费),但请尽量提前24小时订货,以保证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安排送货。
2、正常配送时间为:8:30—21:00(乡镇晚上不配送),17:00以后订购的商品系统会转到第二天安排!
3、每张订单的确认、配送和收货人签收状况,送货人可在每个环节查询自己的订花状态。
4、八受村市区免费送货上门,八受村乡镇需加收路费(30-80元)部分乡镇及郊县仍无法送达,订购之前提跟客服联系
您现在的位置:
贵州 >
黔东南州 >
锦屏县 >
启蒙镇 >
八受村
配送范围:




八受村位于启蒙镇西面,距镇政府驻地10公里。东临留洞村,南与黎平县平底乡乌勒接壤,西接固本乡瑶里村,北靠苗埂村。八受村境内地形复杂,乌下江东南而来,在此纳接了2条溪水、绕了一个大湾后荡荡往西北流去。八受,侗语称之“bax?xiup”,意为居住溪冲口,与高受(侗语“高蓄”)相对应。跨居乌下江两岸,四周青山环列。清代为龙里长官司属地,民国时期除上寨、湾塘、平寨属固本乡外,其余自然寨属启蒙乡,为第四保,置归更(猛馁于1945年8月4日由固本乡析出,划归启蒙乡),高凸属启蒙乡第五保(置-)。1951年上寨、湾塘、平寨属固本乡,其余自然寨属启蒙乡,为第四村(驻归更),高凸属第五村(驻-)。1953年民政建政时上寨、湾塘、平寨属民主乡,其他自然寨属胜利乡,高凸属-村。1956年5月上寨、湾溏、平寨由民主乡划入胜利乡,高凸由-村析出划入。1957年八受村析出划归固本片区,1958年1月由固本片区析出划入胜利乡。1958年9月属胜利公社,1961年11月属启蒙公社,1963年1月属胜利公社,1968年11月属忠东公社(启蒙公社),1970年4月属胜利公社。1976年8月胜利公社驻地甴便晃迁至八受。1984年3月属胜利乡,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,属启蒙镇。
村辖上寨、湾塘、平寨、猛馁、归更、高凸、高受、果两、扣昂9个自然寨,12个村民小组,村民委驻八受。2005年末,全村有244户,1117人,劳动力792人。侗、苗、汉三个民族杂居,侗族居多。村民有欧阳、廖、王、杨、吴、罗、李、龙、黄、颜、马11姓,其中廖姓于明朝末年最早迁入,欧阳姓人口较多。
八受地处乌下江中游,上可通黎平,下可达河口和县城等地。周边森林资源丰富,清乾隆初期,八受是乌下江流域仅次于河口的木材集散地,商贾来往频繁,其中有许多商人就是看中八受优越的经济环境而在此长期定居。村民或上山造林,或下河放排,或从事木材买卖,多数人生活殷实。民国27年(1938)6月14日,平寨遭遇历史上罕见的大水。是日深夜,人皆入睡,洪水迅猛而至,倾刻间,全寨30多户,100多人,以及奉命清乡驻扎八受的第五区义勇壮丁队70多名官兵连同枪械被大水卷走。沿河被冲走木材更是不计其数。廖光本、吴国兴二人被冲到天柱县菜溪,遇彭姓的一好心人派人救上岸,在他家小住几日,待身体恢复后才回家,姓彭的还送他俩每人8块大洋作路费;当时只有九岁的吴传植被水打到乌友屋脚的青魚塘,才慢慢游到岸边上岸。至今人们仍盛传戊寅年“水打八受”的故事。
村地江岸峭石嶙峋,滩急水湍,每当洪水季节,行人只能望江兴叹。曾多次架设木桥,然难经洪水冲击。清代中期,村人熊东玉主持捐资修建1座石拱桥,解除行人涉河之难。民国中期为大水冲毁,是又改为渡。1973年启蒙——固本公路经过,建成八受大桥,结束了八受涉江艰难的历史。1977——1986年,八受——王家榜、八受——河口——剑河南加公路先后修通,八受是成为县域西南部的交通枢纽。
全村2006年底土地总面积13050亩,其中农田410.7亩,有林地7966。5亩,森林覆盖率57.09%。八受是三板溪电站库区移民搬迁最多的村寨之一,平寨、湾塘、上寨3个自然寨全部被淹没,有105户,493人移民搬迁,其中外迁52户254人,后靠在移民新村锦打明和附近的53户239人。淹没林地830.5亩、园地2.52亩,田425.91亩,旱地89.33亩。三板溪电站库区蓄水后,八受将拥有除剑河以外的第二大湖面,有库区湖中最大的码头,加之又有展架——黎平公路穿境而过,水陆交通两便,是发展旅游业的理想之地。
民国时期村内办有私塾,17年(1928)办归更私立小学,23年(1934)停办。1957年始办八受小学,校址历经4迁,2005年因三板溪电站水库淹没最后迁至锦打明。现为片区中心完全小学,在校学生208人,有教师12人。1950年代以来,全村计有32人参加国家工作。杨廷英曾任新疆建设兵团某师副师长;吴礼全原任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武装部部长,上校军衔,现任云南省德宏州建设局党组副书记;杨明德曾任凱里市武装部政委、0凯里市委常委,上校军衔,2003年7月从部队转业,自主择业;吴传刚现任云南省昆明市市级机关干休所所长(副县级)。
1934年12月,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从八瓢、地茶和黎平方向经过八受,沿乌下江下至瑶光。有5名掉队伤病员(其中1名女兵)在此被反动分子杀害。
民国中期,村人欧阳玉廷啸聚匪徒数百,以青山界为据点,打家劫舍,绑票关羊,无恶不作。民国26年(1937)9月欧阳玉廷率匪众攻打第五区区公署(瑶光),27年(1938)3月1日率匪800余人一度攻占县城,县机关及城内富家被掳劫一空。27年(1938)3月国民革命军第99师590团团副吴魁奉命率督两个营的兵力进剿,令第五区常备队队长杨正芳率队协助,直捣八受、边沙、者蒙、宰格等匪据点,追越县境至榕江,玉廷等匪首被追毙于榕江县境内。
(本文地名介绍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)
